塞內卡是誰?世界上最有趣的斯多噶學派學者!
——《每天讀點斯多噶》(The Daily Stoic)
與《沉思錄》齊名,
影響蒙田、培根、富蘭克林的斯多噶學派哲思經典
生命並非短暫,而是我們荒廢太多!
到底該怎樣度過有價值的一生?
怎麼看待生命和時間,怎麼面對厄運?
什麼才是真正的「閒暇」,我們該如何獲得它?
〈論生命之短暫〉De Brevitate Vitae
總有一天他要為自己而活——
被奉若神明的羅馬帝國開國皇帝屋大維,無疑是命運的寵兒。然而在有生之年,他從未停止過對閒暇的渴望,試圖從繁重的公務中尋找片刻安寧。他喜歡用這一虛假卻甜蜜的幻想自我寬慰,這樣就能心甘情願地勞碌——雖然能過上超越凡人的幸福生活,他們卻厭惡自己的人生。
〈論心靈之安寧〉De Tranquilitate Animi
如果我們只希望自己好的一面被別人看到,就不可能無憂無慮——
還有一個引發焦慮的重要原因——太在意自己的公眾形象,不願意向任何人公開真實的自己,過著和多數人一樣的虛偽生活,仿佛生命只是一場表演。如果一個人總要謹言慎行,擔心面具滑落時暴露真面目,那他無疑會痛苦不堪。
〈論天意〉De Providentia
從未遭遇不幸的人最不幸,這類人沒有機會檢驗自我——
不管是平庸無奇、享受低級趣味的人還是偉人,他們都可能被好運光顧,但災難和恐懼卻只有偉人能戰勝。那些一直活在好運中,從未經歷過任何精神痛苦的人,他們對自然頂多也只能是一知半解。
〈論閒暇〉De Otio
學會與自我相處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——
我們總依賴別人的判斷,不管應該追尋和推崇什麼,只關心別人追尋和推崇什麼,別人想要的總是最好的。選擇人生道路時,我們不看道路本身,而是看別人留下的腳印,卻不知沒有一對腳印能走得回來。
〈論幸福生活〉De Vita Beata
快樂不應成為引領者,而應是合理欲望的陪伴者——
人最快樂的時候,往往正是快樂熄滅之時。快樂的空間很小,一下就能填滿,而且容易疲倦,一輪進攻之後就會精疲力竭。那些來去匆匆,註定要在發揮作用時消逝的東西,不可能擁有任何實質,因為站在起點就能望到終點,實現目標就預示著終結。
★ 汲汲營營卻得庸庸碌碌,分秒轉逝間,你可曾將時間真正留給自己?
● 想了解生命的長短,不妨先看看,到底真正留了多少時間給自己?
● 一個人關注的事情一旦太多,就會把自己置於命運的掌控之下
● 黑暗中絆倒我們的,或許正是我們苦苦尋覓之物
兩千年來,朝代更迭、文化變遷、科技發展,人們為了自身的舒適與夢想不斷前進。多虧了一個個巨人的肩膀,現在的我們擁有便利的生活,看似為人生解決了諸多難題,讓人更有機率靠近幸福與安定。
然而,其實我們的內心的疑惑和矛盾、困惑與焦慮,和幾千年來的古人們仍然相去不遠。對時光飛逝的恐懼、對人生庸碌的惶恐、對幸福閒適的渴望……依然是一道道千古輪迴的經典課題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一杯咖啡、一本書
有興趣邊喝咖啡邊看書、又或者想簡單地聊聊書的朋友都歡迎~